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關鍵是讓農民種糧有錢掙

               2022-04-28    《求是》2022/07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


              文章強調,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叭r”向好,全局主動。

              文章指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戰術問題,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面積、產量不能掉下來,供給、市場不能出問題。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關鍵是讓農民種糧有錢掙。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糧食安全要實行黨政同責。

              微信圖片_20220428160355.png

              本文摘選部分內容:

              三、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蔽曳磸蛷娬{,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戰術問題,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今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充裕功不可沒,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沒有改變,結構性矛盾剛著手解決,總量不足問題又重新凸顯。今后一個時期糧食需求還會持續增加,供求緊平衡將越來越緊,再加上國際形勢復雜嚴峻,確保糧食安全的弦要始終繃得很緊很緊,寧可多生產、多儲備一些,多了的壓力和少了的壓力不可同日而語。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面積、產量不能掉下來,供給、市場不能出問題。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备厥羌Z食生產的命根子。早在2013年,我就講過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這些年,我先后對清理整治大棚房、違建別墅、亂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等提出要求,有關部門打了一套組合拳。但是,耕地亂象仍屢禁不止。比如,一些地方占用基本農田大搞綠化造林、挖湖造景,一些地方在公路、鐵路、河渠兩旁占用良田建設幾十米甚至幾百米寬的綠化帶。我們土地是不少,但同14億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資源!建城市、搞工業、保生態都要用地,必須精打細算,排出優先序,絕不能占用耕地和違背自然規律去搞造林綠化。各省區市現有用于糧食生產的耕地必須保住,不能再往下降了!保耕地,不僅要保數量,還要提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一個重要抓手,要堅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這個決心一定要下,該拿的錢一定要拿!要把黑土地保護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把黑土地用好養好。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職瀆職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耕地就那么多,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占制高點。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絕不能落后。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我反復思考,感到有一條必須明確,就是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我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專門強調了這個問題。這設備那設備,這條件那條件,沒有良種難以實現農業現代化!大豆等種子講了多少年,但突破進度還是很不理想。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術的干勁,明確方向和目標,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早日實現重要農產品的種源自主可控。有關部門要在嚴格監管、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快推進生物育種研發應用。要加快打通科技進村入戶的通道,促進政府公益性服務和市場社會化服務協同發力。既要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農業,也要加快補上烘干倉儲、冷鏈保鮮、農業機械等現代農業物質裝備短板,特別是要加大農業重要裝備自主研制力度,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防災減災體系等建設。

              微信圖片_20220428160431.jpg

              2021年5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南省南陽市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于13日在考察途中臨時下車,走進一處麥田察看小麥長勢。 新華社記者 王曄/攝

              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關鍵是讓農民種糧有錢掙。這幾年種糧成本增加、效益不高,不少地方甚至連年虧損。要穩定和加強種糧農民補貼,提升收儲調控能力,堅持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范圍。現在,糧食生產一大軟肋是生產成本偏高,解決辦法還是要創新經營方式,要培育好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交給社會化服務組織來辦。要加強農民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培訓,促進管理現代化。
              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這些年,我國糧食生產明顯向主產區集中,這有其合理性,但集中過度也會帶來風險。如果各地都只想吃飯不想種糧、只想吃肉不想養豬,那誰來保供給!不能把糧食當成一般商品,光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光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面積、保產量,飯碗要一起端、責任要一起扛。此乃國之大者!糧食安全要實行黨政同責,“米袋子”省長要負責,書記也要負責。長期以來,產糧大省、大市、大縣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值得表揚。要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加大獎補力度,決不能讓重農抓糧吃虧!
              現在,城鄉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在不斷升級,今后農產品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要繼續抓好生豬生產恢復,促進產業穩定發展。像大豆、棉花、玉米、小麥等一些大宗農產品生產,要抓緊研究部署,該擴大產量的要果斷下決心,不能讓人家拿住我們!這是涉及國家安全的大事!要打好農產品貿易這張牌,但關鍵要控風險、可替代、有備手,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支持企業走出去,提高關鍵物流節點掌控能力,增強供應鏈韌性。保糧食安全要一個品種一個品種深入研究、制定方案、落實下去。制止餐飲浪費最近有所好轉,必須長期抓下去,推動全社會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TmallGo Top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亚洲